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
行唐县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县级全员培训
只要大家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堂为实施中心,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追求,那么,课堂高效的目标就能实现,学生就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就会大有希望,教师的人生就会真正富有价值。
第八章 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
一、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一)
(一)什么是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或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粉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二)本质特征
1.行为主体性: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系统开放性:它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是个开放的体系,对其必须顺应宏观社会的历史变革,作开放、动态、宏观的研究。
3.成员组织性:它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是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
4.目标整体性:它必须对成员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发展学生的个,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
5.活动整合一致性共同活动有共同目标导向,强调分工与合作,动作相互协调,做到高度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1.有方向正确而又具有参照性的共同目标;2.有开放而又有序的组织机构;
3.有既严肃又宽松的并为师生遵循的共同行为规范;4.有促进共同体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共同学习活动;5.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6.促进师生发展。
(四)怎样建构学习共同体
1.指导理论:(1)社会心理学理论;(2)群体动力学理论;(3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理论;(4)活动教育理论;(5)建构主义理论;6)现代课程理论。
2.目标导向:(1)目标导向指师生确认共同教学目标,用以指引教学全过程,发挥导向作用、标准作用和限定作用;(2)目标导向的要求:a.目标质量要求。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要求转化为本堂课的且切合本班实际标准和有效教学方法,具体明确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和用什么方法学习这样三个问题。b.目标层级要求。体现差异教育要求,分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提供学生自主选择。c.目标确认要求。教师先作精心预设,并在开始的准备阶段,了解学生的需要后,与学生确认共同目标。
(四)怎样建构学习共同体
3.组织保障
(1)组织保障的含义。提供组织化条件,促使共同学习活动具高度的自我组织性和目的及行为等方面的整合一致性,学生提高参度和获得积极的体验。
(2)组织保障的要求。
①建立和完善课堂学习小组。要努力使课堂学习小组成为教师管理课堂教学的中介转换机构。②搞好教学组织工作。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求教学活动围绕共同目标进行,强调促进学生自主有效活动。
4.规范行为
(1)规范行为的含义。明确共同学习活动的行为规范,以此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
(2)行为规范的要求。
①明确规范。规范包括常规和本堂课要求的即时规范两种。
②按规范操作。师生坚持按规范要求开展教学。
③引导潜在规范。包括了解和分析潜在规范,引导学生掌握评价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重视作好核心人物的工作等。
④正确对待偏离规范的行为。对学生偏离规范的行为需要有针对性地作调节和矫正。
(四)怎样建构学习共同体
5.活动促进
(1)活动促进的含义。教学活动化,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有效,此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2)活动促进的要求。①教学内容最优化。根据共同活动的要求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②教学方法最优化。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需要以及教师特长,创造新的教学方法。③教学步骤最优化。要求活动内容与任务本身及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④防止和纠正目标偏离。这要求关注和研究活动过程、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和善于应变等。
6.关系生成
(1)关系生成的含义。师生通过以直接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共同学习活动积淀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关系生成的要求。①构建课堂学习小组。②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适时调整座位,创设学生近距离面利面直接交往的环境,以利于全员人际互动和情知互动。③构建新的交往关系结构。重视发展这样三种交往关系。④调整教学的时间结构。尽量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思考和相互交往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四)怎样建构学习共同体
6.关系生成
⑤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化为需要交往与合作方能完成的共同学习任务。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通过教育和具体措施使学生明确自己是群体一员,群体与个体互惠互利,双向促进。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等环节的相互关系。
7.评价激励
(1)评价激励的含义。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反馈和积极性评价,建构意义,习得科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特别是共同学习的内在动力。
(2)评价激励的要求。①总结:共同概括和精当归纳习得的主要概念(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若干倾向性结论;经共同分析和比较,精当归纳科学的思维方法。②评价:一是评价指向。评价目标达成度(活动的效果表现)和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活动的过程表现)。分析非预期变化。特别注意评价小组集体以影响个人。二是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共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注意变分等评价为标准评价(不同学生不同标准的评价)
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策略
1.师生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而开展的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完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共同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
2.明确目标和责任,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才能使合作有顺序、高效率。
3.加强指导与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的保证
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是后台的导演,学生以教师为媒介,凭借教师的引导、帮助,通过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研学教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4.培养合作技能,呈现互助性高效课堂
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能否由形式走向实质的基础,学生的合作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5.展示合作成果,呈现体验式高效课堂
展示合作成果,轮流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尽量让每个组都得以展示。
6.重视合作评价,呈现促进式高效课堂
评价,是促进学习进程的重要手段,评价的方法、手段、形式应当是多样的。
三、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第一,要科学地组建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第二,要有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地讲述,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第四,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从而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行之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活动
(一)要恰当分组   遵循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
(二)把握合作契机,让学生产生合作的需求。
(三)要进行合作意识、合作习惯的培养。
        1、学会尊重,达到生生相长。2、学会倾听,达到共同成长。3、学会沟通,达到共享共创。4、准确把握时机。
(四)注重培养习惯。1、听的技能。2、说的技能。3、交往的技能。
(五)合理构造小组。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
(六)创设开放的环境。1、营造安全的心理。2、保证充裕的时间。
(七)合理选择学习内容
(八)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还必须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个别情况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
五、有效评价激活有效课堂
1.有效评价的地位及作用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2.有效评价中的几个关键点
1)对学生评价要注意公平性,,确保公平参与教学;
2)对学生有效利用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重过程评价,轻终结性评价;
4)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让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
5)自我评价,唤醒学生心中的巨龙。
第九章优化教学流程,落实三维目标
一、落实三维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是人们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能力是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技能分识记、理解、一般应用、综合应用、创造性应用五个层次。过程与方法,过程是事情进行或事物变化发展的经过。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方法多与具体问题相联系着眼于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外界刺激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慎怒、恐惧、爱慕、厌恶等。态度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行动。价值观,是对于价值的认识、看法。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主张以学生为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明确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应该是快乐与成长相伴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顺畅的、自然的。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三项目标,在教学中不应按部就班地去逐一完成,而是三个维度五大领,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并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能体现这种 统一和融合,使之谐调进行,相辅相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过程性原则
  注重教学过程的感性展现和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具体指导,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灵活运用看、听、说、问、析、写、演、画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发展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基本能力。
 3.情感性原则
精心诱导学生以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的进行激励,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学习深深地热爱,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
 4 发展性原则
  强调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求为核心。课堂教学体现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表及里的逐步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本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1.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同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2.要落实四项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 “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之间,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又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
1.“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
 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制定都渗透着依据三维目标而设计的理念。对程与方法目标也都有明确的表述。
 在教案中表述,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课程目标的陈述,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主体、行为、条件、程度。
目标的陈述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服务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除了要遵循一般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要求。
 特别要关注的是,由于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目标的陈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1)  目中有”,取舍有度。
好的老师,常常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教学水远是应对学生的教学!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必然会有所取舍,取什么,舍什么,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什么最重要?只有心中明晰方向才不会偏离。
(2) 关注情境,搭建平台。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达成,都需要通过过程”,都需要动用恰当的方法”,而过程和方法离开了前两者,也就虚幻起来,成了海市蜃楼。这三者在教学活动的动场,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适当的情境。,好的课堂语言能够指明方向、总结提升、激活思维,而这也正是三维目标中强调过程、方法之根本原因。
(3)  选准方法,把握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的是感性的生活;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的是实践体验的生活;而理性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的是理性逻辑的生活。
 其次,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程度。好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支抑扬顿挫的乐曲。时面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面舒缓。学生犹如置身于大海,随着波浪时起时伏。
(4)学会倾听,容忍沉默。学会倾听是在教学中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关键。好的教师应当是机敏的倾听者。教师要自始至终地、专心致志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容忍沉默是在教学中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明智之举。宽容沉默,其实是为学生赢得有效思考的良机。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
()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优化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积极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在此指引下,不断优化教学行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有效的课堂流程与方式、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更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设计要坚持时代性和科学性结合,激发情感共鸣
 教学设计非常关键,它关系着整堂课能否真正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情境的精心创设下会呈现出学生的参与的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和学生的达成状态,如果我们努力去选择、优化教学情境必将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第十章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几种关系
一堂好课,要能集中解决课堂上动与静”“放与”“活与实等关系。处理好这样儿对关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横向碰撞,才能不断有新的生成,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超市,抵达课堂生活的狂欢
一、动静结合,使课堂充满活力
一堂好的课,应该有也有,一张一弛,动静结合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能处理好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
1.“本身就是一种
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一画、演一演等这些活动,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我们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
2.“的活动在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具有不可替代性。
静的活动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堂课都离不了这种活动。 “和动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说不能替代听,朗读不能替代默读,集体讨论不能替代独立思考,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的前提与保证
动态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学生的静态活动。的前提和保证,离开了静的活动,动的活动将难以进行。
4.在教学活动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样、它们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
5.课堂的节奏需要有张有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课堂必须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
否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
二、收放自如,彰显掌控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地学习有
用的知识,并且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为学生学校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但是,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们所设计的课堂活动遇到了一些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计活动性教学,行为习惯好的同学学得快,但习惯较差的同学如果疏于管理,往往一堂课下来,两极分化大。
第二,新课程的课前准备较多,如果活动的前期准备不到位,则活动过程时学习的效果欠佳,并且对学习不感兴趣,活动则流于形式,第,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综上所述,就课堂教学而言,当前教者所要认真对待而又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间题。
那么,怎样处理好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关系呢?
1.教师要严格训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搞好收与放的关系
2.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摘好
3.教师要树立一种开放性的课堂观,摘好
4.做好课堂教学的,还应该注意课堂开放的度
5.做好课堂上的学生的评价工作,是处理好的有效手段
课堂评价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信心。
总之,我们只要严格地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精心地设计课堂活动,树立开放的教学观,注意课堂开放的度,搞好过程性的评价,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春天必将来临。
三、活实统一,相辅相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鼓励师生教学相长。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高效课堂下的呢?
()课堂教学的
我的课堂我主宰,教师的思维要围着学生转,教学方式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高效课堂下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用教材
2.设计学习目标
3.学习内容
4.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
5.课堂生命主体
()课堂教学的
课堂教学的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谐地结合起来。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
2.学习内容的充实
3.学习目标的落实
4.学生体验的丰实
四、“”教学预设“”“”动态生成的辩证关系
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应该以课程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关系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
()教学预设的有效重构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是相对于预设面言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
基于以上思想,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预设做出有效重构
1.教学目标的有效预设
2.教学环节的弹性预设
3.学习方式的灵活重构
4.陈述性知识的精心预设
5.教学辅助手段的有效预设
()“动态生成的有效催化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如何让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得以升华成课堂的精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以读为本,促进动态生成
 2.互动对话,营造动态生成氛围
3.发展教学机智,适时调整动态生成
 ()“教学预设动态生成平衡寻求在巧妙延伸中寻求平衡
1.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在预设中留足空间寻求平衡
2.适时调整,在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寻求平衡
 (1)质疑问难,插问追索。
(2)搁置、拒绝,在巧妙延伸中寻求平衡。
五、精讲与点拨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高效课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师生间交流、互动能力得到彻底改善和提升,教学的效益也必然产生质的飞跃。
(一)基本理论
精讲点拨就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
()基本原则
精讲点拨是一种途径,绝不是固定的课堂模式,教师尽可以发挥个人的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于段,但以下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循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讲和练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要求
精讲点拨阶段是学案导学自主高效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手段这一环节大体安排8-10分钟,教师在精讲点拨的过程中,尽可能注意以下几点:
1.精讲点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
(2)做一个适时的、权威的点拨者,在学生的时候及时出现,迅速化解,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解开疙瘩。
(3)做一个充满激情的激励者,真诚地为学生喝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从而保持强大的、常态的预习和展示的内驱力。
(4)做权威的评价者。教师的评价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让学生对对抗质疑的问题形成一个结论。二是通过教师对团队的评价,激励学习小组的成员,使学习团队的氛围更好、作用更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合作共赢的现代意识。
2.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点拨的时机
(1)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精讲
2)当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主题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把他们拉回主题。
 (3)当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时,教师应进行方法或方向方面的点拨。
3.把握点拨的技巧
(1)精讲点拨时胸中有数,准确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2))精讲点拨的语言、内容要精。
(3)精讲点拨应具有针对性。
 (4)精讲点拨应具有启发性。
 (5)在教师精讲点拨的全过程中,针对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点,设计问题是关键,思路分析、技巧和方法的点拨是重点。
第十一章  高效课堂的基础
 
 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三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是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但是,要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师资培训是最重要的基础。
         一、扎扎实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一)校本培训是根本
   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重要渠道,它是师资培训的重头戏,是每一所学校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校本式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例研究
  通过对各类人、各种课的研究,引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的研究上,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这种课的课例形式很多。
1)同课异构。每周安排两三个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提供课例。在他们未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各自备课,各自接二连三地上课、说课,同学科组其他老师就这几节课进行评议,从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普及优势,促进提升,这种形式被称为同唱一首歌
第十一章  高效课堂的基础
 
 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三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是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但是,要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师资培训是最重要的基础。
         一、扎扎实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一)校本培训是根本
   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重要渠道,它是师资培训的重头戏,是每一所学校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校本式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例研究
  通过对各类人、各种课的研究,引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的研究上,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这种课的课例形式很多。
1)同课异构。每周安排两三个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提供课例。在他们未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各自备课,各自接二连三地上课、说课,同学科组其他老师就这几节课进行评议,从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普及优势,促进提升,这种形式被称为同唱一首歌
     2)一课多评。对同一位老师所上的同一堂课进行多次跟踪研究。一课多评,对于暂时落后的老师的提升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是真心帮助,没有任何歧视态度,被听课者就会非常满意。
    (3)每天点课听课。各学科成立听课小组,每天上午第一课前由教导处对所有上课教师进行自由点课,对上课者的教案进行检查,做出评价,对上课者的上课情况也要做出评价,并及时与上课者进行交流。每天点课听课促进了所有老师的积极投入,不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充分做好随时随地接受学校检查的准备,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当然,对于部分认真、积极、负责,成绩突出的老师,可免于每天点课听课。
    (4)复制课。学校让一部分老师到外面参加学习、观摩优质课活动。为了使学习者真正学习,同时扩大学习的效果,让未参加活动的老师也能分享到优质课的特色,学校应该让前去学习者回校后复制所学习的课例,同时让学习者谈谈自己听课、上课的感受,使个人学习的财富变为大家的财富,使每一位老师都有所启发。这种复制课的方法,对听课者是一种推进,对全校教师也是一种提升。
5)监听课。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室都装了摄像头,这不仅对监管班级秩序大有益处,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可以在远处悄无声息处开展课例研究,同时我们也要将其录像功能发挥出来,可以从上课到下课,也可以将那些或成功或有问题之处录下来,作为研究的内容。所以,学校应组织专人在监控室监听课。当然必须要求监听者处于公心,一视同仁。
   2.课题研究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课题研究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最有效的途径。课题来源有三种形式:一是校内课题,以学校为主进行研究的课题;二是以自己教学中问题为研究课题;三是教学中的所思、所悟作为课题。提出问题,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最终形成相关成果。
 3.师徒结对。
 充分发挥学校的现有资源的作用,将现有名师与相关教师结对,订立“师徒合同”,提出培养目标。
 4.强化读书
 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只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为此,学习应该积极引导教师读好书、好读书。
   5.比赛推进
   比赛是推动进步的有效方式,常年赛课是比赛推进的最重要的形式。学校在上学期有人人上好一堂新授课比赛,在下学期可以开展人人上好一堂复习课比赛,党员干部中可以有党员干部示范课比赛,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以有提高课比赛,青年教师可以有汇报课比赛,骨干教师可以有革新课比赛,等等。除了常年赛课活动外,还可以进行说课比赛、教案设计比赛、教学课件比赛、教学案例比赛、录像课比赛,等等。通过比赛,使学校的教研气氛浓烈起来教师互相学习起来彼此提升起来。比赛不仅体现于个体,还应体现在群体之间,如学科组之间比赛,年级组之间的比赛等等。
  6.假期培训
  暑假、寒假既是教师修整的时间,也是教师充电进步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暑假、寒假这两段相对安静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二)开放课堂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每所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两次开放课堂,一次开放给学生家长,一次开放给外校教师。通过开放课堂,一方面
可以让家长来看看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一方面可以让外校教师对学校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对本   校教师不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提升吗?
 (三)成果推广
   学校必须及时整合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方式推广好的教学策略:一是通过学术和沙龙来交流;二是通过刊物来交流;三是通过博客来交流;四是通过学校网站来交流;五是通过出版成果来交流。通过各种交流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统筹规划,全面落实
   对于师资培训这项有益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工作,必须长远规划,抓实、抓细、抓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
     1. 科学规划
    培训工作应该全面科学地规划;不能只着眼于一时,而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三年、五年一规划,做到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不能面面俱到,而应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进行不同的培训。培训工作应是全体教师的事,我们要逼着所有教师都参与培训且必须要有成果。
           2. 舍得投入
           搞校本培训需要一定的经费,学校在经费的规划上,要向培工作倾斜。
           3. 领导带头
           学校领导要亲自挂帅,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学校领导都应与教师一起参加校本培训。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既对自身提高大有好处,对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又能把握全局,了解真相,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 注重应用
            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不是看,而是要切实把专家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课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提升。所以,应用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培训要体现只求有效,不求形式的思想。
           5. 坚持不懈
           培训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一定有挫折与不如意。我们必须坚持,必须找到问题,必须切实解决问题。事实上,举办一次培训不可能就会有所成就,量变引发质变,只有举办多次培训才会有所成效,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坚持才能成功。
第十二章   高效课堂的保障
   事实上,课堂高效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之外,还必须实施全面、科学、常态的管理,以保障和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高效。
   一、 实施科学的课堂管理规则
   我们根据教的特点和学的特点,制定富有实效的师生课堂规则。
 (一) 教师课堂规则
     第一、执行教学法规,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必须按教案授课,严禁无教案上课,未经批准不得私自调课、缺课。
    第二、预备铃声后,任课教师愉快地站在教室门口,关注每个学生,若发现有缺课学生,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上课铃响后,教师精神抖擞,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亲切地打招呼同学们好,学生们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再微笑着说坐下
   第三、每节课开始,老师都用简洁的语言等有效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四、老师用普通话讲课,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板书工整、规范、能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设备。
        第五、严禁教师带茶杯、手机进课堂,着装整洁、端庄,不坐着上课,不随便离开教室。
        第六、课堂上如发现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师可采取目光示意、语言警告等形式,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严禁让学生停课或外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第七、每节课学生都必须当堂完成作业,下课前交作业,由课代表立即送到办公室,不得留任何形式的课间作业。
      第八、督促、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第九、按时下课,下课铃声响后,班长喊起立,老师亲切地打招呼同学们再见
    (二)学生课堂规则
       第一、预备铃响后,将本节课相关的书本和文具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停止讲话,坐姿端正,胸部距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等待老师上课。
       第二、上课铃声响后,班长喊起立,老师亲切地打招呼同学们,学生们一起有礼貌地应答老师好,教师微笑着说请坐下学生方可坐下。
        第三、课上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讲普通话。
        第四、严格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得将手机等通信工具带进课堂,课上不喝茶,不吃零食,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不妨碍他人学习,不擅自离开教室。
        第五、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书写工整,不抄袭,真正做到堂堂清
      第六、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的教导。
      第七、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要求动作正确,真正达到保健的目的。
      第八、下课铃响后,班长喊起立,教师亲切地打招呼同学们再,同学们齐呼老师再见
      有了课堂规则,就要切实执行。如果教师不执行,就依据绩效工资考核规则进行处理,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过程中负责,对过程负责;如果学生不执行 ,就依据《学生百分赛考核条例》进行处理,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师生都切实执行课堂规则,整个课堂才能真正默契、和谐、高效。
              落实课堂责任制
           (一) 责任制的对象
                首先,学科任课老师是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学科组组长是责任制的第二责任人,年级组负责人是第三责任人,教导处负责人是课堂教学的第四责任人。
                其次,责任制的对象还有一种人,那就是学生。先进学生要帮助后进学生的进步、发展、变化。这也是课堂高效的一个重要策略。
          (二) 责任制的落实
               为了使责任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必须与责任制人签订《课堂教学责任书》,既要规定义务,又要给一定的权利;既要有处罚条例,又要有奖励办法;既要有宏观目标,又要有具体要求;
       既要有考核办法,又要及时兑现。
             三)责任制的原则
               1.有利可图
              这是责任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责任制思想的根本之所在。
 
 
 
            2. 实事求是
           也就是责任制的内容、方式、方法必须结合校情、班情、师情,做到一字,实事求是,富有实效。
           3. 求真务实
           这是确保责任制富有成效的最为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真抓实干,顶针碰硬,求真务实。
          扎实开展三清运动
          所谓三清运动就是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它的内容是基本的、基础的书本内容,它是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三清的核心是堂清,它是日日清周周清的基础。
         1.堂堂清
          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度紧张的课堂学习中,全过程思、全过程行,全过程用心、用劲、用情去求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实现课堂上能解决的绝不留到课后的目标。当堂训练堂堂清日日清的桥梁和纽带。
    2.日日清
    就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当堂训练中暴露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自己或让该生的师傅对该生进行课余辅导、督察,使该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日日清使辅导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收获,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3.周周清
   是对双差生、调皮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行验收制度。它缩短了学生间的差距,让所谓的差生看到了希望,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清的共同点就是使老师和学生都有了行动的方向,为目标而战,为任务而战,为责任而战。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就一定会逐渐内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变成一种追求,形成一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更加自觉主动。长此下去,课堂高效的目标就不难实现了。
   四、全面推进配套管理
   要实现课堂的高效,还要有配套的改革措施来充分保证,如从三个一抓起的全体发展策略,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身心发展
策略,作业校本化的质量保障策略。
       (一)从三个一抓起的全体发展策略
        三个一抓起,就是从初始年级抓起,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成绩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抓起。
        从成绩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抓起,有三种办法。
        1.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坚持不分快慢班,将学生平均分到每个班级,并与班主任签订教书育人责任状,定期对差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优者奖,劣者罚。
        2.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
       班主任将对这些差生安排在教室前排的位置,让他们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让优生做这些学生的师傅”“小先生,这样既能调动优生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3.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
       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最终使这些过去备受教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二) 每天锻炼一小时
                   使学生的身心发展策略落到实处,学校要统筹规划,以年级为单位具体实施。在活动期间,学生按意愿活动,教师加强引导、督察、承包,确保活动效果。学校同时将学生的活动情况与年级、备课组、任课教师的考核挂钩。这就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从而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身心发展策略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带动教师发展,带动课堂发展,推动学校发展。
                (三)作业校本化
                  1.作业校本化的内涵
                  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自己精选题目,分层设计作业题,使作业符合学校实际、班级实际、学生实际。作业校本化使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的一种良好的策略。
                  2.作业校本化的原则
                 各个备课组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决不照搬现成的讲义和练习册,做到教师跳进题海找题目,学生跳
题海练题目,从而确保学生训练的高效,使学生能真正生成做一题,会一类的能力。
        3.作业校本化的保证
        作业校本化要实行四级管理,一级管理,出题者出题、签名;二级管理,备课组长审阅、签名;三级管理,年级负责人二审、签名;四级管理,各年级负责人同意将作业交给教导处负责人审核、签名、印刷、备存。同时,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班子对校本化作业进行科学评价,及时总结、推广作业校本化的经验,使全校各学科校本化作业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4. 作业校本化的意义
         实行作业校本化就是逼着老师钻研教材,研究各种练习册,从中精选出好的题目;也逼着教师自己编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作业校本化的实施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也最终从题海解放出来了,课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当然,学校管理配套措施绝非只有以上所讲这些,只要大家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堂为实施中心,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追求,那么课堂高效的目标就能实现,学生就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就会大有希望,教师的人生就会真正富有价值。